广东,深圳。
一家医院里,牙医小周,正在给一位大爷看牙。
精准判断,熟练操作,行云流水…不知道的人,还以为她已经是这里的“王牌医生”了…
但其实,她才刚来医院不久,是一名规培生。医学专业毕业的她,需要在这家医院经过系统化的培训之后,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。
而刚刚这一次看牙,只是她医学道路上,无数次考试中的一次…
考试结束,老师非常满意。
但她却不敢高兴太久。
毕竟,她下一个要去的科室,让所有医生闻风丧胆。不要说考试了,平时的练习都不知道能否顺利完成…
这个科室,患者“极其不配合”:大部分要被“捆”在“约束板”里,还有不间断轰炸式的哭闹、尖叫,各种花式逃脱…
这就是:儿童牙科。
刚刚还对答如流,顺利通过考试的小周,在这里彻底傻眼:
上一秒还乖乖听话的小孩,下一秒就暴风哭泣…
无数次眼见小朋友就要咬上她的手指…
旁边是盯着每一步操作的家长,门外是等得不耐烦,随时可能进来投诉的家长…
而她,0经验,不喜欢小孩,不知道要怎么哄小孩,孩子崩溃,她也差点要崩溃…
她跑到同科室的医生那儿偷师,恍然大悟:
原来“小猪佩奇”才是哄孩子的“秘密武器”!
于是下班去文具店,买了好几份小猪佩奇贴纸和玩具。
没想到,在别人那里屡试不爽的招数,到了她这儿,失灵了…
小朋友光顾着哭,根本看不到眼前的贴纸,在一旁举贴纸的她,还挡住了导师拿工具,场面越来越乱…
另一次拔牙,她问小孩:你想让谁给你拔牙?
小孩想都不想,指了一下小周的导师,直接略过了她…
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上手,结果患者对导师说:我挂的是你的号,你不能看吗,为什么要给她看…
这部纪录片《我的白大褂》,剧组在深圳市人民医院,安装了六十四路摄像头,进行医院日常的全方位纪实拍摄。
有网友评论到:难得看到不会刻意煽情、主题不那么沉重的医疗纪录片,尤其在疫情的特殊时期,很感人…
特别的是,这部医疗纪录片的主角,不是经验丰富的成熟医生,而是初出茅庐的“规培医生”。
所谓“规培”,就是医学生在完成5年的院校学习后,需要到有培训条件的医院进行临床培训。
在规培阶段,他们不仅要在自己专业的科室学习,还需要在全科所有的科室轮转一遍,通过每一个科室的考试,才能顺利从一名医学毕业生转变为临床医生。
而有些学科,在进行完三年的二级学科培训后,还需要继续接受三级学科的科室轮转培训…
三级学科的规培时间可长达4年,即从大学开始,要进行长达12年的学习,才能算是可以“正式上岗”…
如果不是这个纪录片,也许我们根本不知道,原来现实生活中,每一位为我们看病的医生,他们熟练的操作背后,竟然要经历如此长的规培期…
“医学规培生”这个群体,很可能根本不会被人注意到,但其实,这个群体,并不少数…
每天上班,就是上考场。
带教老师随时随地“提问三连”,手术中,查房中,问诊中,冷不丁来一串“死亡提问”,有时候甚至当着患者、患者家属的面提问…
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,“扛得过”老师的“死亡提问”,只是最最基础的…
但就算专业基础扎实,老师认为可以上手操作了,依然面临患者的不信任:
带教老师一次次给不同的患者介绍规培生,希望可以给个上台的机会…
患者还是一口拒绝:你现在不能做吗?我预约你的号,你看行不行啊…
整整一个上午,规培生可能一次台都没上过…
还有更多的压力,来自他们要一次次挑战自己脑力、体力的极限。
他们要学习如何在任何条件下,都保持绝对的头脑清醒:
不管是在深夜里,永远不知道下一辆救护车什么时候来的急诊室…
还是在每天人头涌涌,哭闹声尖叫声此起彼伏的儿科…
不管是面对情绪激动拒绝就医,甚至上口咬人的患者…
还是面对等得不耐烦破门而入的家长…
纪录片展现了一个细节:
胸腔镜手术,需要在微小的切口下,完成胸内复杂的手术。
这时候需要运用到医学摄像头,将胸腔内的情况,投射到显示屏幕上。
但这需要一个人,全程用手举着摄像头…
在漫长的手术过程中,他们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因为稍不留神,摄像头碰到了患者的身体,轻则导致镜面模糊,耽误手术时间,重则导致手术并发症,危及生命…
规培生才举了两分钟,就顶不住了,而有些手术,长达十几个小时…
除了脑力体力的极限外,对于他们来说,最难的恐怕是,要挑战心理承受的极限:
一名规培生,在第一次参与重大抢救时,亲眼看着一个活生生的人,在自己面前死去。
上一秒还大喊大叫的病人,下一秒失去意识,从生到死,仅短短一个小时…
大爷肚子痛入院,紧急检查后被下病危,手术死亡率高达63%,手术费用30万,这个手术,做也不是,不做也不是…
因为吃了山上摘的蘑菇,一家四口全部中毒,治疗费用超过百万…
昨天还高高兴兴的一家人,今天生命危在旦夕,甚至要卖房救命…
这些我们经历一次,就难以承受的事情,他们也许,每天都在经历…
而在这个时候,他们要做的,依然是理性判断,分析利弊,尽快开展治疗…
他们平时,也是爱玩爱笑的年轻人,但在医院里,他们要承受很多,超越年龄的压力…
一直以来,我们都是以“患者”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,对医生都有着很高的期待:
我们希望医生是果断的,熟练的,冷静的,甚至可以百分之百保证治疗结果。
这是人之常情:在疾病与痛苦面前,我们实在是太恐惧,太害怕,太不知所措。
我们太想太想,可以有一个人,在恐惧与痛苦中,告诉自己肯定的答案:我到底还有没有命,可以苟活下来?
但这部纪录片,让我们第一次从“患者”的视角中走出来,走进“医生”的视角里,看见一些平时我们在医院里,也许不会看见的一面:
作为新人,刚进医院,一开始做得最多的,不是去看病,而是被叫去写病历…
到了终于可以单独与患者沟通时,结结巴巴,无法安分地手,不停按笔,似写非写…
面对责骂,他们也会自我怀疑,也会偷偷上网搜索“规培挨骂”,求得一点点继续前进的勇气…
面对不信任,他们虽然嘴上说着“没事没事”,但眼神里有掩盖不住的失落…
面对危险,他们也会恐惧:在看到患者“咬人”时,下意识地后退…
面对死亡,他们也会不安:抢救,心脏骤停,再抢救,再骤停,确认死亡,电话通知家属患者猝死…
处理完所有后,终于忍不住,在走廊里痛哭流涕…
规培生的焦虑不安,肉眼可见,但哪怕是手术无数的副主任,在生死面前,也难掩紧张:
在一次手术中,患者大出血,心脏骤停,三个科室多达十几位医生加入抢救,他在手术台上,表情凝重…
终于,患者转危为安,下了手术台的他,忍不住边吃饭,边和儿子视频,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…
在这部纪录片里,医生不再“自带光环”,而是被还原成普普通通的平凡人,他们也会恐惧、不适、紧张、焦虑、疲惫、无力…
在第七集中,有一台叫“达芬奇”的机器人,可以“代替”医生做手术,它能把手术中人手的颤动都抹去,大大缩短了术后愈合的时间。
但是我想,即使它再发达,也永远无法取代医生。
正是因为,面对疾病,医生和患者一样,也会恐惧、紧张、不安...
这些看起来所谓“不好的东西”,正是最大的共情。
所以才会出现无数次,明明所有的数据都显示没有生命迹象时,依然不放弃,依然搏尽全力,去赌那个万分之一的可能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…
这种“不可为而为之”,恰恰是源于恐惧。每一个医生,都是普通人,都有最原始的对死亡的恐惧。
奇迹,之所以称为“奇迹”,往往发生在这种“不可为而为之”的时候。
正如陶勇医生所说:医生和患者之间,最好的状态,更像是艰苦创业的夫妻俩,一开始没钱,然后各种痛苦、摆摊、受尽冷眼,一起熬着,熬着,最后过了十年,终于两口子,赚钱了,发达了…
所谓医者,并非什么天生神力者,所谓医患关系,不过是一个普通人,牵着另一个普通人,在凶险难测的生死之间,带着同样的恐惧,讨得一命…